一、课程名称:大学体育之散打
二、课程级别:散打水平一
三、课程性质:选项课
四、学时与学分:36学时 2学分
五、先修课程:《体育素质训练课》
六、教学对象:第3学期本科生
七、课程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通过散打运动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强健体魄。
2.通过散打选修课理论教学,让学生了解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运动医学、运动损伤、科学锻炼方法、自我锻炼评价以及运动与健康等基本知识。
3.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散打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并能持之以恒的加以练习,为终生体育锻炼打下良好基础。
八、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36学时,含理论2学时、机动2学时)
(一)理论部分
1.散打概述
2.散打的发展历程
3.散打比赛规则
(二)实践部分
1、技术动作:
(1)基本姿势
(2)基本步法
(3)基本动作技术: 直拳、勾拳、摆拳、组合拳、鞭腿、蹬腿、侧踹、摔法。
(4)组合动作
(5)基本战术
(6)实战
2、身体素质
(1)速度:折返跑、30米加速跑
(2)耐力:计时跑
(3)力量: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立卧撑、俯卧撑
(4)跳跃:连续跳、蛙跳、立定跳远、单足跳
(5)柔韧:体前屈、坐位体前屈
(6)专向柔韧练习:前、侧、后压腿、踢腿练习、劈叉练习。
(三)考试(4学时)
九、教学方法:
1、教师的教学方法:开发内化式教学、讲解法、示范法、领做与口令指挥法、分组教学法、视频引导法。
2、学生的学法:模仿学习法、巩固学习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
十、成绩考核:
体育课成绩考核采用百分制,每学期考核一次。
(一)平时成绩(30%)
1、出勤(20分):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出缺勤情况予以评定,其中,病,事假一次扣5分,迟到,早退一次扣2分,无故旷课一次扣10分,缺课三次以上不予评定体育课成绩.
2、课堂表现(10分):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予以评定.
(二)专项考核(70%)
1、散打技术考核: 40%
2、身体素质考核: 30%
内容:100米测试 1000米/800米 跳绳
十一、参考教学进度:
教学方案:36学时,含理论2学时、考试2学时、机动2学时。
完成目标:基本目标
十二、主要参考书及网站:
(一)《散打》主编 袁镇澜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8月
(二)《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 武术(散手)》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10月。 第一版 中国国家体育总局
(三)《体育与健康教程》.邹继豪.辽宁大学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