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适素质教育学院

《大学体育》课程介绍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13-06-08 阅读: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的办学方针,向国际化、研究型的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努力建设成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总体发展目标。同时,为积极贯彻、配合学校即将进行的新的课程体系及实行完全学分制的教学改革工作需要,体育部依据体育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为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主的教育活动性课程的性质。按照武昌理工学院《大学体育》课程标准设立的目标,在认真总结近年来我校体育教学改革、实施工作的经验基础上,结合学校教育改革及发展的趋势,提出了武昌理工学院体育课程方案

    本课程方案遵循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围绕坚持健康第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指导思想。在设计课程内容与教学的实施方法中,结合学校场地、设施、师资队伍的实际,力求课程内容丰富多彩,逐步实现为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较大程度的给予学生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方法,达到实现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形成将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与身体活动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完成体育课程设立的目标。

    二、课程设置的目标指向
    (一)体育课程目标体现了依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面向全体学生出发,既做到教育中能有效地体现出全体学生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又充分考虑了从学生的个性出发激励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教育需要。
    (二)体育课程结构体现了紧扣住课程的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开设多类型、多教学模式的体育课。在实施课程教学的实施中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
    (三)体育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提出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
    三、体育课程的性质及目标
    (一)课程性质
    1
    、体育课程是我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为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配合德、智、体、美全面教育,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主的教育活动课程。
    2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3
    、体育课程是禹促进身心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课程,是实 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目标
    体育课程目标是指通过体育课程的教学实践所要达到预期结果,是体育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属。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以及武昌理工学院《大学体育》课程标准设立的目标,依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面向全体学生出发,既做到教育中能有效地体现出全体学生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又要充分考虑从学生的个性出发激励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教育需要,将我校体育课程分成两个层次的目标(基本目标、发展目标)。同时,结合活动课程的特点,将体育课程目标分为五个领域的具体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使课程的隐性目标显性化。

    四、课程设置
    (一)必修课:依据学校培养目标和体育课程的目标设定,我校规定学生在校一、二年级期间必须修满4个学期共计144学时的体育课程,学分为8学分。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基本要求(基本目标)是学生毕业、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
    (二)选修课:为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开设1学期体育选修课,学分为1学分。

    五、课程结构
    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目标规定,围绕大课程观的理念来充分体现体育课程结构的特点,从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出发,紧紧扣住课程的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开设多类型、多教学模式的体育课。
    为努力达到体育课程的目标,在体育课教学的实施中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引入了水平分层的教学形式。
    根据学生入学体育基本活动能力及身心发展特点进行运动能力的基础教育,全面加强身体素质锻炼,体育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学习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部分运动项目的技术、技能,树立健康的体育观,培养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及专项能力的水平情况,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以及学校具备的师资、教学条件状况,有选择性的设置一定的运动项目供学生选择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
    校代表队及体育特长学生的专项训练课纳入体育课程中;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保健体育课;将为面向广大学生的以健身和康乐为目标的俱乐部锻炼课纳入体育课程中。

    六、课程类型

    (一)身体素质训练课(2学分)
    一年级第1学期设基础课,由体育教研室根据教学场地、师资实际,由学生在单元时间内,除必须学习提高身体素质的基本技术、方法及知识外,学习武术项目内规定的教学内容。该类型课是通过以学习提高身体素质能力为教学主线,以身体基本活动武术项目内容为辅助,同时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组织教学的过程,着重对学生的身体基本运动能力、体育锻炼的兴趣、习惯的培养,加强理性认识为以后的自主选项课学习打好基础。

    (二)兴趣选项课(6学分)
    从一年级第2学期至二年级第4学期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3个学期中所开设的自主选项课种类、任课教师和上课时间。该类型课旨在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二~三项运动健身技能,为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良好的体育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达成体育课程的目标。

    (三)选修课(1.学分)

    七、课程内容

    (一)身体素质训练课(36学时)

    必学内容(20学时):身体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力量素质、灵敏素质)

    选学内容(16学时):任选一项(太极拳、三路长拳、初级剑、单杠、双杠、垫上运动)

    (二)兴趣选项课1项(36学时)

    篮球(水平一、二、三)、排球(水平一、二、三)、足球(水平一、二、三)、网球(水平一、二、三)、乒乓球(水平一、二、)、羽毛球(水平一、二、)、传统武术(水平一)、散打(水平一、水平二)、健美操(水平一、二)、体育舞蹈(水平一、二)、太极拳(水平一)

    学期
    课程项目
    课程性质
    学时
    学分
    测评方式
    备注
    理论
    实践
    一年级
    上学期
    素质拓展
    基础课
    12
    12
    1
    考查
     
    太极拳
    基础课
    6
    34
    2
    考查
     
    一年级
    下学期
    篮球1
    选项课
    6
    34
    2
    考查
     
    排球1
    选项课
    6
    34
    2
    考查
     
    足球1
    选项课
    6
    34
    2
    考查
     
    网球1
    选项课
    6
    34
    2
    考查
     
    二年级
    上学期
    篮球2
    选项课
    6
    34
    2
    考查
     
    排球2
    选项课
    6
    34
    2
    考查
     
    足球2
    选项课
    6
    34
    2
    考查
     
    网球2
    选项课
    6
    34
    2
    考查
     
    羽毛球1
    选项课
    6
    34
    2
    考查
     
    健美操1
    选项课
    6
    34
    2
    考查
     
    体育舞蹈1
    选项课
    6
    34
    2
    考查
     
    散打1
    选项课
    6
    34
    2
    考查
     
    桥牌1
    选项课
    6
    34
    2
    考查
     
    二年级
    上学期
    篮球3
    选项课
    6
    34
    2
    考查
     
    排球3
    选项课
    6
    34
    2
    考查
     
    足球3
    选项课
    6
    34
    2
    考查
     
    网球3
    选项课
    6
    34
    2
    考查
     
    羽毛球2
    选项课
    6
    34
    2
    考查
     
    健美操2
    选项课
    6
    34
    2
    考查
     
    体育舞蹈2
    选项课
    6
    34
    2
    考查
     
    散打2
    选项课
    6
    34
    2
    考查
     
    桥牌2
    选项课
    6
    34
    2
    考查
     

     

    八、选课程序及管理办法
    (一)限制选项课:第1学期各院系学生在规定的单元时间内由各教研室组织选课
    (二)兴趣选项课:上学期末或本学期第0周,学生通过校园网进行选课,每班人数2440人,少于24人原则上不开班,最多限定40人。
    (三)学生自第1周起在选定的时间、地点上课。
    (四)学生选课后需按学校管理规定上课,在开学前2周内,学生可自行通过任课教师进行调、退、转课。中途不在办理转班、转项、退班手续。

    武昌理工学院体育部

    一三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