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适素质教育学院

创新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15-01-12 阅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大学生必修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此课目的在于让当代青年对历史脉络有清晰地了解、对史实形成独立见解,从而以古鉴今,以史明志。在教学过程中,怎样让枯燥的史实生动有趣、具有磁铁吸石般的魅力,怎样让这门课成为学生参与度高、学术性和趣味性并存的课程,是我们思政课部老师亟需解决的问题。今年是甲午中日战争120周年的纪念日,央视也为此拍摄了全面回顾甲午战争的《甲午 甲午》,思政课部的向玲老师和张翠萍老师想到可以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教学方法的革新,采用了分小组讨论、讲课的方式,来组织这次教学活动。此次教学活动在第八周的时候正式进行。

    在组织这次教学活动中,首先让学生分小组、选主题(如甲午中日战争是否会重演、甲午中日战争中方失败的原因等),然后让学生自行分配任务如收集材料、做PPT、拟定讲课人选、准备讲课教案,这整个过程持续的时间是两个星期,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限于人数多、时间紧,每位同学讲课时间是10分钟,以讲清楚一个问题为宜。每班推举一名评委,在每位同学讲完之后就讲课仪态、语言表达、选题角度、ppt制作等进行打分,并写评语。在每位同学讲完之后,由老师进行成绩的汇总、平均分的核算,当场公布分数,然后进行简单的点评。

    这整个教学活动,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学生,他们落落大方、见解独到、负责认真又活泼生动,既然老师们感受到教学相长的乐趣,也感受到教无定法,采取了合适的方法则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节课后,这两位老师也进行了教学反思,虽然我们因教学人数众多不适宜采取开发内化的方法,但是应该时时在课堂中贯彻开发内化的精神,想办法让学生多参与到课程中来,让课堂真正变成双方有效互动、交流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