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澄清督导)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对“创新法制人才培养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创新法制人才的第一要求,爱党、爱国、爱人民是这种素质的具体表现。
为了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落到实处,非专业素质教育学院蔡诗敏老师在讲授“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的教学内容时,将现实中的热点问题纳入课堂进行专题讨论。她要求学生课下认真阅读周小平的文章《请不要辜负我们这个时代》,通过思考后,准备发言提纲,开展课堂讨论。由于在课前仔细阅读该文章,结合实际,进行了认真思考,并写下发言提纲,所以上课时,学生争先恐后,积极参与,讨论热烈,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老师正确引导,总结点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蔡诗敏老师上课开始,以周小平文章中引述的两场中日战争的史料,提出思考题“甲午战争,敌弱我强,为何我国败了?中日战争,敌强我弱,为什么我国却胜了?”引导学生用一句话讲出原因。接着,蔡老师顺着学生的思路,以简要阐释爱国思想为铺垫,将全班分成小组,先让同学在小组交流,讨论学习周小平文章后的感想和心得。随后各小组推举一人,向全班陈述。一共有问秦康、张丽、陶倩等8名学生相继发言。在课堂上,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看法,随后老师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和总结。这次讨论,不仅让同学们扩宽了自己的视野,引发思考,而且让同学们懂得在这样一个网络时代,需要理性、客观地对待各种信息,不能人云亦云,要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有自信心,认同我们的文化价值观。同学们普遍反映,受益匪浅。
蔡诗敏老师利用时事案例引导,启发学生开展课题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明白怎样做才算是爱国,是我校开展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