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常态化的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业务和学术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各课部应经常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不断总结教学和科研经验,探讨教学理论和科学知识,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拓展科研领域、增进学术交流。为保证教研活动的常态化、制度化,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教研活动要求
第一条 根据学校关于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实际要求,学院应向各课部及时传达学校关于教研和科研的基本精神,规划研究制定宏观的教研和科研计划。
第二条 每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各课部应依据学校和学院的教研活动要求,结合本课部的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计划,并报送学院备案。
第三条 教研活动主要通过个体活动与集体活动有机结合、专题研究、教学活动、学术研究等有机结合来实现。
第四条 教研活动原则上每两周一次。一学期不少于5次。
第五条 教研活动应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切忌任何停留在形式上的教研活动。
第六条 所有教师必须按时参加教研活动,一般情况下不准请假,特殊情况需请假的,必须履行请假手续。
第七条 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应撰写一篇和教研活动相关的教研论文或一篇科研论文。
第八条 为提升教师尤其是新入职教师教学水平,各课部每学期都应开展相应的公开课活动,组织教师观摩学习研讨。另,建议除公开课外,各课部可根据教师空闲灵活开展相互听课活动,以交流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水平。
第九条 为提高科研活动的质量,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和学术特长,各课部可推行“学术召集人”制度,每学期选定一两位教师围绕其专业领域开展相应的科研活动。
第十条 各课部应积极响应学校及校级以上部门的教研立项活动,积极组织教师申报相关课题,课题申报书及时报送学院备案。
第十一条 每学期结束后,各课部应及时对本学期教研活动资料进行整理,并写出教研活动总结,一并交到学院备案。
第二章 教研活动内容
第十二条 理论学习、研究
为了提高教师的认识水平,切实转变教学理念,了解最新学术动态,尤其是思政课要充分了解国家相关精神文件,因此加强理论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的选择要有较强的针对性、时代性、相关性、学术性,保证学习内容要新、要紧跟时代节奏。研讨负责人必须有详细心得或论文,并且做好学习笔记备查。
第十三条 教学研究
(1)如教学计划修订或教材改版,各课部要及时组织教师学习、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制定教学大纲。思政课要及时关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国家重大会议、方针政策精神,及时将其嵌入各课程相应的章节,务必保证将中央精神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及时传递给学生。
(2)经常开展教学经验交流研讨。各课部要发现教师在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上的亮点,及时组织教师学习和推广。同时如何组织和实施信息化教学也应是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
第十四条 科学研究
(1)各课部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和研究特长,鼓励教师在自身学科或专业领域深入开展学术活动。
(2)各课部应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建立相应的科研团队,选定团队负责人,以开展系统的科研活动。
(3)各课部应加强教师间的学术交流,充分发挥教师间“传帮带”的作用,让科研活动有计划、有结果、见实效。
第十五条 课题申报
各课部应努力将教研活动转化为相应的课题。对于校级及校级以上的教育教学和人文社科课题,各课部要及时组织教师申报、论证。
第三章 教研活动管理和监督
第十六条 学院领导应参与各课部教研活动计划的修订,同时每学期至少应参与2次教研活动,倾听教师的讨论,与教师共同围绕相应专题进行探讨。
第十七条 为使教研和科研活动的开展能够落到实处,应在课部主任的带领下,做到“团队有项目,人人出成果”。学院将对优秀成果纳入年终考核。
第十八条 每学期结束,各课部应向学院提交教研活动资料。
第十九条 教研活动必须有以下资料:
(一)教研活动计划。
(二)教研活动过程的记录:理论学习的资料;所有教师的交流记录;讲授公开课教师的上课记录或课堂实录;评课讨论记录;科研成果汇总,每次活动的考勤记录等。
(三)教研活动总结以及下学期教研活动设想等。
通适素质教育学院
2017年7月1日